崔瑾娘和崔文昌忙对着吴氏行了礼。

吴氏赞叹了两句,又望着站在崔慧娘身后的奶娘。

奶娘手里正抱着崔慧娘的儿子杜诚,笑着问道:“这就是诚哥儿?前两年只听说你生了孩子,这两年倒通没有见过他一面儿的。”

一壁又嗔着崔慧娘:“我身子不好,日常哪里都懒怠去的,故不曾去过你府上拜访。

可咱们两家这样亲近的关系,这两年怎么就不见你抱了诚哥儿来寒舍走一趟呢?”

崔慧娘笑了笑,也只是说着:“自打生了诚哥儿之后,我身子倒也不好,日常也懒待出门的,不然早就是抱了诚哥儿来给您请安来了。”

实则是两年前徐仲宣由翰林院的侍讲学士迁到了南京去。

虽说明面上他是到南京去掌管着那边的翰林院,说起来是升了官儿,可南京那地方是留都,一般的官员到了那边就和养老是一样的,仕途上再难有什么前程了,所以崔慧娘那时便渐渐的疏远了徐家。

而年前谁都没有料想到,徐仲宣竟是迁回了京城不说,而且官职还一举升为了正三品的礼部左侍郎,所以崔慧娘思量了一番,早就是想着要带了崔瑾娘去徐家拜访吴氏和秦氏的。

只是没想到今日却在这桃园里偶遇了徐仲宣,知道吴氏和秦氏也在这里,她便立时带了崔瑾娘和崔文昌过来拜见吴氏和秦氏等人。

崔慧娘毕竟年岁大一些,心思自然就深些。

她晓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最重要的,两情相悦倒是次要的。

只消徐仲宣的祖母和嫡母点了头,同意了崔徐两家的亲事,那徐仲宣还能说得什么?那时不也是徐大爷和自己父亲酒席上的寥寥几句话,便定了自己二妹和徐仲宣的婚事?若不是二妹死得早,只怕这当会他们孩子都是有的了。

思及此,崔慧娘便招呼着崔瑾娘上前,领了她到秦氏的跟前去,笑道:“秦太太,一向少见,您身子可安康?”

又让崔瑾娘上前去给秦氏请安。

崔瑾娘中规中矩的对着秦氏福了福身子,轻声细语的说了一声:“瑾娘拜见太太。”

秦氏坐在椅中并没有起身,只是稍稍的欠了欠身子,掀起眼皮打量了她一番,而后笑道:“这便是玉娘的妹子?且是生的一副好相貌,是个可人儿。

一壁就抹了手上戴着的绞丝金镯子下来,拉了崔瑾娘的右手过来,将这镯子戴到了她的手腕上,又笑道:“仓促见面,伯母也没带什么值钱的东西在身上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~_~~_~ 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