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《山海界·海外北经》载:“共工之臣曰相柳氏,九首,以食于九山。
相柳之所抵,厥为泽溪。
禹杀相柳,其血腥,不可以树五谷种。
禹厥之,三仞三沮,乃以为众帝之台。
在昆仑之北,柔利之东。”
共工有位臣子名叫相柳氏,长着九个脑袋,分别在九座山上取食。
相柳所触到的地方都会变成沼泽和溪流。
大禹杀死了相柳,它身上流出的血腥臭不堪,所流经的地方都不能种植五谷。
大禹掘土填埋这块地方,填满了三次却塌陷了三次,于是大禹在此为众帝建帝台。
帝台在昆仑山的北面、柔利国的东面。
换而言之,众帝之台的建造就是为了镇压相柳氏。
可是昆仑山早已成为禁地,足足上千年都不曾有修士踏足了,那么这位周负……
秦琢问:“你奉命在此镇守众帝之台?”
谁料周负摇了摇头:“是,但也不完全是。”
又补充道,“我不能告诉你。”
秦琢默默颔首,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,还在众帝之台上独自守护了不知多少年岁,想来他的职责必定举足轻重。
“我怎么会在梦境中来到这里?”
秦琢换了一个问题。
周负歪了一下脑袋:“这个我也不能告诉你。”
他长得年幼,双目瞪大,眼角微微下垂,表情很是无辜,秦琢看着也不禁心里一软。
于是秦琢缓和了语气:“那么其中的原因可以告诉我吗?”
周负想了想:“我怕你会生气。”
秦琢道:“我不生气。”
“好,我相信你。”
周负抬起眼皮,偷偷瞥了秦琢一眼,小声说道,“其实……是我把你带过来的。”
秦琢没有说话,仍是将腰板挺得笔直,平静地凝视着周负。
“……我没有骗你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
“说好不生气的。”
“我没有生气。”
秦琢有些无奈,按了按太阳穴,“我只是在想何时才能回去。”
周负的性格远比他所预料的要纯粹得多,秦琢年纪虽轻,但因为辈分大,当惯了监护人,不知不觉中竟将周负视作了自家小辈。
“如果你想离开的话,我现在就可以送你回去,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。”
周负说话的声音很轻,似乎有些底气不足。
“你说。”
秦琢的表情骤然严肃起来。
众帝之台的镇守者需要他做什么?他不过炼精化气初期的境界,又能做些什么呢?
难道是借助背后秦家的力量帮他离开众帝之台,或是寻找某件秘宝?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